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朱立伦在安倍葬礼上的行为,以及他与日本、美国的政治关系进行了分析。下面是根据你的要求的改写,增加了细节描述,但保留了原文章的核心意思。
---
文 | 刘澜昌
尽管被称为“台独工作者”的赖清德在东京参加安倍的“家葬”时遭遇了冷遇,国民党现任主席朱立伦却仍然无所顾忌地宣称要出席安倍的“国葬”。笔者认为,岸田政府应该不会给他什么特别的待遇。虽然岸田政府在安全问题上深度依赖美国,但在经济上,却不得不依赖中国市场,导致他们在“一个中国”的原则问题上,不敢像美国那样肆意妄为。更何况,无论是蔡英文的政府还是国民党,都未能给予日本任何实质性的利益。尽管如此,朱立伦依然坚持要参加安倍的葬礼,他所摆出的“媚日”姿态,表面上是在试图与日本拉近关系,实际上却是在向美国表态,意图将国民党引入美日反华阵营,再次向美国送上“忠诚信物”。
展开剩余73%事实上,许多人对于朱立伦为什么要讨好日本感到疑惑。安倍遇刺身亡后,蔡英文宣布台湾降半旗致哀,而赖清德也亲赴东京悼念安倍。这一举动不难理解,因为安倍生前曾放言“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”,蔡赖两人甚至视安倍如父亲般尊敬。在许多“台独”工作者中,日本右翼和军国主义者的影响深远,民进党的部分成员也是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的日裔后代或是“皇民”。安倍退任后,还高调支持“台独”,试图与“台独”分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。至于山上彻也,这名刺客的行动,不仅终结了安倍前往台湾吊唁李登辉的计划,也使得安倍和李登辉两位台湾历史人物几乎“同归于尽”。
因此,蔡英文和赖清德为安倍的死而伤心,实属情理之中。但作为国民党现任主席,朱立伦为何也要紧随其后,参与为安倍送行的仪式呢?这其中,最令人费解的是,朱立伦竟然也支持国民党降半旗,这显得相当奇怪。难道他不清楚国民党与日本军国主义之间的深仇大恨吗?南京大屠杀期间,国民党军队中的唐生智部队几乎全体被俘后遭到残忍屠杀,南京城内的平民死伤惨重,超过三十万无辜民众葬身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。安倍的家族,同样背负着日本侵华的历史负担。朱立伦真的不知这些历史吗?自然,作为1961年才出生的朱立伦,他未必能对这段历史有足够的深刻理解。
也许,朱立伦对日本为何要为安倍举行“国葬”的真正用意并不十分清楚。实际上,在安倍家族已经为他举办过私人“家葬”后,是否还需要另行举行所谓的“国葬”,本应由日本政府自行决定。然而,岸田政府为何坚持要办一场盛大的“国葬”呢?是否只是为了向安倍表示尊敬?笔者认为,岸田此举背后藏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。此次葬礼,实际上是岸田政府借机进行修宪的舆论动员。安倍的死激发了民众的悲情情绪,自民党借此增加选票,成功在国会选举中取得了更多席位,为修宪奠定了基础。
更关键的是,通过这一系列选举的胜利,支持修宪的议员已超过三分之二,这意味着,日本修宪的进程已进入快车道。尽管日本社会长久以来习惯了在美军的保护伞下生活,许多人仍然怀念“和平宪法”,对此保持强烈的情感依赖。岸田政府深知,若要推动修宪,必须通过广泛的舆论动员来消解民众的不安与恐惧。因此,安倍之死正好成为了一个政治工具,借此为修宪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。未来,安倍的“国葬”很可能不仅仅是一次悼念,更是一次修宪的政治信号。
那么,朱立伦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呢?或许他并不在意修宪与否,关键是要让国民党站队,支持美日阵营。他一再强调国民党应奉行“亲美和日反共路线”。亲美的立场显而易见;而与日本的关系,则是通过借助日本的力量,最终实现“反共”战略。最近,朱立伦曾赴美进行外交访问,实际上,他就是想借此机会向美国表明立场,向美国递交“忠诚状”,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,帮助国民党重回执政之路。然而,他的这趟访问并未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,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,都对他无动于衷,甚至拜登政府也未曾接见他。朱立伦因此失望而归,然而,或许他自我反省后认为,美国对他的亲美姿态仍然不够充分,因此决定通过支持安倍葬礼的方式,进一步强化自己对日本右翼思想的认同,借此向美国表达忠诚。
然而,朱立伦将所有赌注押在美国和日本身上,是否能够收到回报呢?笔者认为,美日可能仍然将他排在蔡英文、赖清德之后。相反,朱立伦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国民党内部正蓝营人士的强烈反对。甚至在不久前,马英九就曾公开表示,对于朱立伦的“九二共识”处理方式深感不满。可以预见,随着年底“九合一”选举的临近,国民党内部的裂痕将进一步加剧。朱立伦似乎已经迷失了国民党原有的传统与路线,丧失了曾经的党魂,面临的前景愈加堪忧。
版权声明: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,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,未经授权,本文内容严禁转载,转载或引用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。
---
这样修改后,文章增加了一些背景说明和细节,保持了原文的大致结构和主旨。希望符合你的要求!
发布于:天津市众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