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松的性格非常暴戾,滥杀无辜,这与李逵并无太大区别。相比之下,林冲则是一位真正的谦谦君子,虽同样在江湖上闯荡,却更多显现出的是作为将领的风范。武松更多的是街头混混的形象,属于社会底层的人,而林冲则是名正言顺的公务员,肩负责任的体制内人物。虽说武松被称为更懂得江湖的险恶,拥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,但这些“经验”大多是长期在民间的生活磨练出来的,属于不见血的成长过程。
林冲在上梁山之前,原本是国家的公务人员,拥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,吃皇粮的人。他曾是八十万禁军中的一员,担任枪棒教头。尽管他不是高官,但也有编制,在军队里担任教官的位置,衣食无忧,甚至可以在京城购置房产,雇佣丫鬟佣人,娶得起美丽的妻子。岳父张教头在退休前也是体制内的人,这样的背景和生活,让林冲非常珍视现有的一切。对于他来说,除非逼不得已,他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安逸生活,怎能轻易落草为寇呢?因此,林冲正是活生生的“逼上梁山”的例子。
展开剩余82%有些人总是批评林冲软弱,认为他被高俅欺压到那个地步,却依然不敢反抗。实际上,我们站在外面谈论这些,并不了解他身处的困境。我们不是林冲,没办法站在他的角度去体验他的无奈和痛苦。林冲出自体制,他深知官场规则和分寸,也清楚得罪上司的严重后果。对待高俅,他的示弱不是因为缺乏男子气概,而是因为身为官员,受到制度和等级的约束。他知道高俅是当朝太尉,权力极大,掌控着全国武官的升降,且手握禁军大权,而自己只是一个教头,等级差距太大,难以对抗。
高衙内猖狂欺负林娘子,林冲只能忍气吞声,因为他别无选择。即便想报警,地方官员也不敢插手。林冲曾经买了一把宝刀,得知高太尉要来查看,他便急匆匆地跟着承局前往殿帅府,却被引入了白虎节堂,最终中了高俅的陷阱被捕。白虎节堂是当时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,普通人绝对无法轻易进入。再加上林冲是带刀闯入,因涉嫌刺杀高级领导,最终被判脊杖二十,充军发配沧州。即便如此,判决中还有对他的一些宽容,藤府尹并不畏惧高俅,且对林冲的遭遇心生同情,便在此基础上给了他一些照顾。
与林冲相比,武松的背景截然不同。武松出身贫寒,社会底层的草根人物。他性格激烈,性情如火,敢爱敢恨,做事放荡不羁,常常肆无忌惮,不受任何条框束缚,堪称一个典型的江湖侠客。武松注重快意恩仇,行事偏冲动,他从不轻易顾及后果,时常为了一点小小的怨恨就采取极端手段,这也让他经常惹上麻烦,让哥哥武大为他担忧。
论个人品德,武松与林冲完全不在一个层面。整部《水浒传》中,林冲仅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王伦一人,其他时候都是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,尽管死伤不可避免,但这仍然是各为其主、刀枪无眼的战斗,而非单纯的滥杀。反观武松,他的杀人动机往往充满了私欲和冲动。比如,他灭了张都监一家十五口,虽然其中的张都监、张团练和蒋门神与他有恩怨,但其他十二人完全是无辜之人。
又如,武松杀了飞天蜈蚣王道人及其道童。王道人与他毫无过节,武松只是看见王道人在月下与妇人嬉笑,心生愤怒,便举刀杀人。即便王道人有错,也不必连带杀死道童,手段残忍至极。更令人心寒的是,当武松杀死潘金莲时,他并未简单地了结,而是将她剥光衣物,进行残忍的处置,甚至在杀戮过程中,挖出了她的心脏,将其作为祭奠哥哥亡灵的礼物。这种冷酷的行为,虽然有一定的报仇动机,但无论如何都显得过于残忍,尤其是面对潘金莲这个“嫂嫂”时。
此外,武松的虚荣心也极为强烈,喜欢别人奉承他。正是这种性格,使得他在面对孙二娘的黑店时差点受骗。孙二娘明知她经营的是杀人肉包子生意,但通过对武松的几句恭维,武松便放下戒备,与她结拜为兄弟,表现出一副不辨是非的模样。类似的情况,武松还发生在与施恩的纠纷上,虽然本质上他们之间不过是生意人之间的不正当竞争,武松却因为吃了施恩的酒肉,拿了施恩的银两而成为了施恩的铁杆支持者。
武松以“快意恩仇”著称,但实际上他在做事时并未深思熟虑,经常以个人情感为驱动,做出极端举动。到梁山后,武松已经背负了24条人命,血腥之名如影随形。但不知为何,他依然被过度神话,称为英雄好汉,某些人甚至用“快意恩仇”来解释他的行为,完全是对他的过度美化。实际情况是,武松并非是个忠奸分明、三观正直的英雄,而是个冲动、莽撞且不考虑后果的“硬汉”。
与李逵相比,武松的确有些优势,尤其是在为自己做主、果断行动的决心上。但在滥杀无辜方面,武松与李逵差距并不大。李逵的凶狠曾将一个四岁的小衙内分尸,而武松也毫不犹豫地割下小道童的头颅。李逵虽然不杀女人,但武松的仇恨似乎延伸到女性身上,尤其是在潘金莲的事件中,他甚至做出了极为残忍的举动。
从整个故事来看,武松并非宋江的心腹。在征讨方腊后的对话中,武松表达了不愿回朝受封的意愿,宋江仅用了“任从你心”三字,便揭示了两人之间的隔阂。这段话实际上暴露了宋江与武松之间并非真正的兄弟情深,而只是权力与利益的暂时结合。
林冲与武松的差距,不仅仅是在武力与侠气上,更在于他们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与遵守。林冲是一个深知法度、知礼守法的君子,而武松则是一个只讲个人情感、盲目行动的英雄。无论是格局、眼界,还是出身与能力,林冲都远超武松。至于“马上林冲,马下武松”这一说法,显然并不完全成立,武松的地位和背景与林冲不可同日而语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众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